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
国际刊号:1003-7101
国内刊号:42-1004/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7798 人次
 
    本刊论文
农村金融风险的研究

摘 要:农村金融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农村的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带来的后果,并探讨了规避农村金融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风险,市场,保险,信贷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6-0000-01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快速推进,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在农村金融繁荣发展的表面下暗藏着一些潜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在逐渐的暴露出来。其中,农村金融的高风险和补偿机制缺乏越来越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巨大障碍。
  
  �一、 农村金融风险分析
  �农村金融面临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 农业自然风险大
  �农业的效益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自然气候。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业将面临巨大的冲击,进而会使农业的从业者和相关领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地震,旱灾,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粮食减产严重,农民收入也随之锐减。
  �自然灾害很多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农业的生产周期为半年或者一年,在这段时期内,可能会遇到很多种自然灾害,比如旱灾,洪灾,病虫害等等。而且自然灾害无法提前很久预测,现在的技术手段还无法对自然灾害做出准确的早期的预测,虽然可以在灾害即将发生前做预测,但是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一旦开始中途便很难停止或调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业必将出现大幅度的减产,农民和农业相关的企业的大量投入将不会获得产出,严重时甚至连成本都无法收回,此时很难指望他们偿还银行的借贷。
  �由于农业存在巨大的自然风险,农村金融机构也会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
  �(二) 农业市场风险高
  �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于一般的产品要长,而且产品的供求关系稳定,但是在生产周期中,农作物的价格其实并不是稳定的。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同,所以农作物的品种一般是相同或者相似的,这就很可能使农产品生产更容易面临结构性过剩和供应不足共存的情况。这些年来猪肉价格大幅波动,北京地区有段时间猪肉价格直逼牛肉价格,究其原因,主要缺乏根据市场来进行的宏观调控,导致生产和市场严重脱节。
  �市场价格是不确定的。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经常发生改变,时而供大于求,时而供不应求,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性增大。当前中国的大部分农民不太关注市场或者说不太懂市场,所以他们不能准确的把握市场,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农业丰收了,但是由于卖不到好价钱,最后还是赚不到钱。
  �如今市场中的炒作给农产品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从去年炒绿豆,到今年炒柚子,一些不法商人通过炒作打乱了市场秩序,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超过正常水平。
  �由于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农民和相关企业收益的稳定性相对较低,贷款违约的概率加大,造成了农村金融信贷资产的安全性系数的增加。
  �(三) 信用风险高
  �相对于城市工商业而言,目前个人信用档案很不健全.记录系统也很不完善。而且部分农户、涉农企业缺乏诚信意识,仍然存在故意逃废贷款债务的现象。这很可能会将这种风险转嫁到农村金融机构身上。
  �(四) 管理风险高
  �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关系不明确。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制度依赖所形成的管理体制并没有在改革中完全消除。各级政府的过多介入,使农村信用合作社承担了过多的行政性和政策性义务。这些行政或政策性指令的借贷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评审,服务和监督,造成投资失败甚至个人牟利的工具就容易形成呆帐坏帐,由此形成的成本还是落在了金融机构的头上。这一切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管混乱,管理的风险将会导致内在的金融风险。
  
  �二、 农村金融风险带来的后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投入永远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商业性金融机构在经营决策过程中也必然要对利益加以考虑,毕竟商业性金融机构是有盈利目的的。而农村经济天然的弱质性造成了农村信贷市场成本与收益之间的严重失衡,农村较高的金融风险使得商业性金融机构通过有选择地给中请人贷款的办法降低信贷风险,在所有申请贷款的人中,只有部分人能够得到满足。
  �(一) 农村金融市场上信贷资源投入减少
  �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将信贷资源投入到风险收益高的地区和领域.农村地区的大量存款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农业银行甚至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领域,而向农村地区注入的资金也不断减少,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 农村金融市场上获取金融服务门槛高
  �为实现有效的信贷配给,金融机构引入了抵押担保条款,抵押担保条款的存在直接导致借款人违约的代价提高,违约的可能性也随之下降,而且抵押担保条款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成本。然而这种做法也对农村金融市场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它使得农民和相关从业者获得金融服务门槛提高。为补偿农业贷款较高的信贷风险,农村金融机构在发放涉农贷款时,提高了利率,加上抵押担保的费用,使得涉农贷款的利率远远高于其他贷款。由于金融机构规定农户拥有的土地、住房,农业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农业生产设施、租赁的土地经营权都不符合金融机构的抵押要求,对农户和相关从业者来说可接受的可抵押资产其实很少甚至没有,这无形中提高了农民和相关从业者获取金融服务的门槛。
  
  �三、 规避农村金融风险的对策
  �(一)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由于自然风险带来的天然弱质性,政府需要大力支持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既然不能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我们要做的是当灾害发生时,将损失减到最低。同时国家应该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研发更多更好的农作物品种,减少农业的投入成本。国家提供配套的财政资金支持,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让农业保险体系分担部分的风险。当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国家财政应该根据灾害的程度给遭遇巨灾的农民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偿。这样不仅降低了借贷的门槛,也减少了金融机构的风险。
  �(二) 增强农产品价格保护和市场调控能力
  �通过市场规律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双管齐下的方法,尽可能的稳定农产品市场。搭建完善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平台,使农产品市场透明化,避免农产品市场的过度波动,并且通过农产品的信息平台去引导农民的生产,时刻把握市场动向。这样就不会经常出现供大于求或者供不应求的情况。
  �(三)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
  �金融业是需要以信用为支撑,所以迫切需要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建立一套使守信规则。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的个人信用档案,营造出良好的农村金融氛围。以诚信为基础,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这样不仅可以极大的增强金融机构投放涉农贷款的信心,也会使得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获得更大的贷款支持。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湖北农村金融研究》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湖北农村金融研究》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